[toc]

1-Linux发展史与安装

一、Linux发展史

1、Linux前身-Unix

  • 1968年Multics项目

    MITBell实验室、美国通用电气有限公司走到了一起,致力于开发Multics项目。到后期由于开发进度不是很好,MITBell实验室相继离开这个项目的开发,最终导致项目搁浅。

  • 1970(Unix 元年,时间戳)年Unix诞生

    当时在开发Multics项目的时候,实验室中有一个开发成员开发了一款游戏(travel space:遨游太空),因为两个实验室相继离开项目开发,导致这名开发人员没法玩游戏,后来他提议组织人员重新在Multics项目之上重新的开发,也就出现了1970年的Unix。当时Unix操作系统是使用的汇编语言(机器语言)开发的。

  • 1973年用c语言重写Unix

    因为汇编语言有一个最大的局限性:对于计算机硬件过于依赖。导致移植性不好,所以后期在1973年使用了C语言对其进行重新开发。

  • 1975年 Bell实验室允许大学使用Unix

  • 1975年,bell实验室允许大学使用Unix操作系统用于教学作用,而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。

2、Linux诞生

  • 人物Linus

    Linux的开发作者,Linux之父,林纳斯·托瓦兹。Linux诞生时是荷兰在校大学生。

  • 1991年0.0.1版本

    林纳斯当时学校使用的就是Unix操作系统,然后其对系统的底层代码进行了修改,放到了学校为学生开放的网站上,原先他把文件命名写成了Linus's Unix,后期网络管理发现之后觉得这个名字不好,自己手动的将名字改成Linux。随后其他同学下载之后发现这个版本还是挺好用的,随后都把自己代码贡献给李纳斯。

  • 1992年0.0.2版本

  • 1994年1.0版本

  • 2003年2.6版本

这里的版本不是分支版本,而是Linux的内核版本。

3、开源文化

Linux是开源的操作系统。所谓开源就是指开放源代码。

人物 Stallman 斯特曼,开源文化的倡导人。

  • 1983年GNU计划
  • 1985年FSF基金会
  • 1990年 EmacsGCC(c语言的编译器)、程序库
  • 1991年 Stallman去找 Linus,商谈让Linux加入其开源计划(GNU计划)
  • 1992年GNU/Linux

4、Linux系统特点

与unix系统兼容、开放性(开源)、多用户、多任务、良好的用户界面、优异的性能与稳定性、便于定制和开发

多用户多任务与单用户单任务

  • 单用户:一个用户,在登录计算机(操作系统),只能允许同时登录一个用户;
  • 单任务:一个任务,允许用户同时进行的操作任务数量;
  • 多用户:多个用户,在登录计算机(操作系统),允许同时登录多个用户进行操作;
  • 多任务:多个任务,允许用户同时进行多个操作任务;

Windows属于:单用户、多任务。
Linux属于:多用户、多任务。

5、Linux分支

分支: Linux分支有很多,现在比较有名的ubuntudebiancentosredhatsuse等等。

二、Linux系统的安装

1、安装方式

安装方式有两种

  • 真机安装:使用真实的电脑进行安装,像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一样,真机安装的结果就是替换掉当前的windows操作系统
  • 虚拟机安装: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段,来进行模拟安装,并不会影响当前计算机的真实操作系统

2、虚拟机软件

什么是虚拟机?

虚拟机(Virtual Machine)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、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。在实体计算机中能够完成的工作在虚拟机中都能够实现。

虚拟机比较有名的产品有两个

  • vmware出品的vmware Workstation
  • oracle 出品的VirtualBox

3、虚拟机的安装

VMware Workstation的安装

① 双击安装程序进行安装

image

② 进行下一步

image

③ 接爱许可协议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④ 选择安装目录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⑤ 用户体验设置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⑥ 快捷方式设置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⑦ 点击安装

image

⑧ 安装完成

image

⑨ 输入许可证密钥

使用注册机获取许可证密钥

image

输入密钥点击继续

image

点击完成

image

注意(重点):检查是否安装2个虚拟网卡

image

4、Linux版本选择

版本选择:CentOS-7

需下载镜像文件(iso后缀)

【网址】

5、新建虚拟机

① 点击文件菜单,选择新建虚拟机选项

image

② 兼容性选项,默认直接下一步

image

③ 安装操作系统选项,选择稍后安装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④ 选择对应的操作系统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⑤ 选择安装位置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⑥ 处理器配置,根据自已电脑配置自行选择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⑦ 内存配置,最低1G内存,自行选择后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⑧ 网络类型,默认NAT,直接点击下一步

image

⑨ 后面操作全部默认,点击下一步

image

image

image

image

image

⑩ 点击完成

image

6、Linux操作系统安装

① 创建虚拟机时未选择iso镜像文件,先指定iso镜像文件

image

② 启动虚拟机进行安装

注意:如果开机之后鼠标点进去虚拟机出不来,则可以按下组合快捷键“ctrl+alt”。

image

安装时出现此种错误,原因电脑主机未开启虚拟化支持,需要在BIOS中设置。选择Configuration,再选择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,此时该选项应该是Disabled(关闭)的,改为Enabled(开启)即可解决,不同电脑进入BIOS的方式可能不同,自行查阅方法。

选择第一项进行安装

image

进行引导页面后选择语言,点击继续

image

安装信息配置,点击开始安装

image

image

注意:如果选择的是最小安装,则没有图形界面可使用下面命令安装图形界面

设置ROOT密码

image

创建普通用户

image

安装完成点击重启

image

登录界面

image

如果需要其它用户登录,可点击未列出选项。

7、终端

终端:就是命令行模式,类似于Windows下的cmd命令行模式。在终端中输入指令(命令)可以进行指定的操作。比如可以在终端命令进行关机。

终端的形式:

image

终端组成:

  • root:为当前用户

  • @:表示在

  • localhost:主机名

  • ~:当前终端在什么目录,~为家目录,即当前登录用户的主目录,类似window下的用户目录

    image

  • #:身份识别符,代表当前用户为超级管理员用户,如果非超级管理员则为$

使用终端命令进行关机?

  • shutdown (正常关机):shutdonw -h now

  • halt(关闭内存):halt

    其实halt就是调用shutdown -h。halt执行时﹐杀死应用进程﹐执行sync系统调用﹐文件系统写操作完成后就会停止内核。

  • poweroff:poweroff
    poweroff是halt的一个软链接,执行的还是halt命令。

8、使用VMware备份操作系统

在vm中备份方式有2种:快照、克隆

快照:快照是数据存储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记录,也称还原点,在这里就是保存了系统拍快照时的状态,包含了系统所有内容。需要频繁备份的时候可以使用快照。做快照时,系统一般处理开启状态。

① 在菜单“虚拟机”-“快照”-“拍摄快照”

image

输入相关信息,点击拍摄快照。

image

② 恢复快照

image

克隆:就是复制。当系统复制出一份。如果长期备份时可使用克隆。克隆时系统必须关闭。

① 在菜单“虚拟机”-“管理”-“克隆”

image

在弹出的向导窗口点击下一步。

② 选择克隆的状态

image

可选择当前状态,如有快照也可选择快照状态,点击下一步。

③ 选择克隆类型

image

根据情况自行选择,点击下一步。

④ 设置克隆的名称与保存位置

image

点击完成,进行克隆。

image

⑥ 完成后点击关闭按钮,查看克隆文件

image

克隆后的文件:

image

三、Linux系统的文件

1、文件与文件夹(目录)

什么是文件?

独立的东西,可以通过一些特定工具进行打开,并且其中不能包含除了文字以外的东西。

image

什么是文件夹?

可以在里面包含其他文件的目录就是文件夹。

比如Fonts文件夹内包含的许多字体文件。

image

Linux 本身是一个基于文件形式表示的操作系统。

在Linux中一切皆是文件。

① 在windows是文件的,在Linux下同样也是文件。
② 在windows不是文件的,在Linux下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。

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对于文件的操作有以下种类:

创建文件、编辑文件、保存文件、关闭文件、重命名文件、删除文件、复制文件、恢复文件等。

2、Linux系统的文件目录结构

image

目录结构

  • /bin: 是Binaries(二进制文件)的缩写,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。

  • /dev:是Device(设备)的缩写,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,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。

  • /etc:是Etcetera(等等)的缩写,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。

  • /home:用户的主目录,在Linux中,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,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。

  • /mnt: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,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/mnt/上,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。

  • /proc:是Processes(进程)的缩写,proc是一种伪文件系统(也即虚拟文件系统),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,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,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。
   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,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,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,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:

    echo 1 > /proc/sys/net/ipv4/icmp_echo_ignore_all
    
  • /root: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,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。

  • /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,是Superuser Binaries(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)的缩写,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。

  • /tmp:是temporary(临时)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。

  • /usr:是unix shared resources(共享资源)的缩写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,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。

  • /varvarvariable(变量)的缩写,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,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。包括各种日志文件。

在 Linux 系统中,有几个目录是比较重要的,平时需要注意不要误删除或者随意更改内部文件。

  • /etc:上边也提到了,这个是系统中的配置文件,如果你更改了该目录下的某个文件可能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。

  • /bin、/sbin、/usr/bin、/usr/sbin:这是系统预设的执行文件的放置目录,比如ls就是在/bin/ls目录下的。

    值得提出的是,/bin,/usr/bin是给系统用户使用的指令(除root外的普通用户),而/sbin,/usr/sbin则是给root使用的指令。

  • /var: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系统上跑了很多程序,那么每个程序都会有相应的日志产生,而这些日志就被记录到这个目录下,具体在/var/log目录下。

刚学java菜鸡,永劫无间蚀月,王者荣耀王者,金铲铲小铂金,第五人格菜鸡,原神开服玩家,星穹铁道菜鸡,崩坏的菜鸡,闪耀暖暖,和平精英,LOL,CSGO,以及三A大作收集者等等。。。